本报讯(邵梦华)前不久,信阳市公安局把一次党委扩大会开在了该局民警培训基地的课堂上。该局党委成员、局直部门负责人和来自全市基层的民警面对面沟通交流,从领导到一线民警,都可以结合自己岗位实际,相互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安排,实在太好了!”这是所有参与民警的共同心声。

从今年5月起,信阳市公安局开始对民警教育培训机制和方法进行改革探索,试点推行民警培训双向选择和自主选学工作,培训任务具体由该局民警培训基地和局政治部组教科承担。在培训前进行需求调研,把广大民警最希望了解的知识、最渴望掌握的理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纳入拟开设的专题目录,“按单下菜”供选择,民警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学或者双向选择。

为保证学习成效,信阳市公安局制定了自主选学和双向选择质量考核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对教学师资和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由参训学员和培训管理者共同实施。同时,制定了参训学员管理考核若干规定,把民警学习培训情况纳入已建立的年终绩效考评制度,由培训管理者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实施考评,考评结果计入培训档案。

“民警培训实行双向选择,有力地促进了民警参训从‘大锅饭’向‘自助餐’、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从‘忙工作没时间学’向‘有计划选时间学’转变。”副市长、市公安局长李长根说。他将民警双向选择的培训制度定位为开展民警培训工作的补充。“过去的培训是吃‘大锅饭’,到饭点你必须吃,大家吃的也一样;双向选择是自己选的,培训由被动完成任务,变成按意愿获取最想得到的知识或理念。自己点的‘菜’,只有吃好了,才有面子。”

截至目前,信阳民警培训基地共举办了12个专题、13期培训班,培训民警1320多人次,其中处级领导干部20多人次,科级以下民警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