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利登上央视新闻!北方入冬“囤秋菜”仪式感拉满

立冬节气刚过,意味着秋天已经结束,冬日正式到来。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一场属于冬日的“储备仪式”——囤秋菜正在进行,这不仅是刻在东北人记忆里的习惯,也是对这个寒冷季节的热情迎接。

囤秋菜是存在于东北地区的一项特殊习俗。过去,为了应对漫长的严寒,东北地区居民会在秋末冬初采购大量蔬菜储存。如今,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产品供应链的完善,人们已不再需要一次性囤积几千斤蔬菜,但是“囤秋菜”的传统仍被保留下来。秋储冬藏,不仅是为了丰富冬日餐桌,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延续。

近日,沈阳地利——东北区域重要农产品集散中心登上央视新闻报道。这里已全面进入冬季运营状态,秋菜交易红火。每天,数百吨的秋菜经由沈阳地利送往各个区域,不仅满足本地需求,同时发往吉林、黑龙江等地,有力保障区域供应。

眼下正值秋菜交易旺季,沈阳地利依托“品种齐全、货源稳定”的优势,为采购商和消费者提供优质、稳定的采购服务。市场蔬菜交易区一片繁忙,各类蔬菜种类丰富,货源充足,白菜结实饱满、码放整齐,大葱新鲜挺拔、葱白莹润,土豆圆润均匀、表皮干净,价格整体较稳定,为市民度过冬日储备了一份踏实与安心。

沈阳地利蔬菜经营管理部副经理韦新宇介绍:“今年的秋菜交易量对比去年来说有略微上涨,目前秋菜的交易品种有白菜、大葱、土豆、萝卜等,白菜每天的交易量大概能有300多吨,每天能到20多车,就是大车型。”

此外,为了应对冬季低温天气,沈阳地利已全面启动防寒保障工作,努力为业户和消费者营造温暖的交易环境。同时,市场通过场地协调、加强交通疏导、维护交易秩序等多种措施,确保各类农产品有序进场、高效流转。

一车车的秋菜,承载着的不仅是东北人对冬季的期待,也延续着这份独具地方特色的冬日传统。作为地利集团旗下重要农产品集散中心,沈阳地利将继续发挥流通枢纽作用,保障东北区域冬日供应充足、流通高效,让百姓的冬日餐桌更加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