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晗
眼下正值秋粮收获关键期,淮滨县112.4万亩秋粮陆续成熟,但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田间积水增多、土壤湿黏,不仅增加收割机作业难度,已收割作物还面临霉变风险。为此,该县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统筹农机调度、强化烘干保障、组建技术指导组等举措,全力确保秋粮应收尽收。
10月4日,台头乡何庄村迎来晴好窗口期,2台履带式联合收割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刚收割的湿稻谷被快速卸入转运车,车厢里很快堆起“小山”。
“我今年种了830亩水稻,9月以来雨水不断,部分早稻熟度偏高,出现倒伏现象。今天抓紧组织2台收割机抢收,收完直接拉去烘干厂处理。”台头乡种粮大户谢实营说。
在王店乡小店村穗昌源米业,5组烘干设备全速运转,湿热水汽从排气口持续排出,工作人员紧盯仪表数据,不时翻动输送带上的湿谷。
“设备24小时运转,每天能烘干180吨到200吨,目前已烘干800多万斤,能服务周边5到6个村,确保稻谷不被雨水损坏。”穗昌源米业负责人鲁付阳表示。
“9月份以来,淮滨县雨水偏多,不仅导致水稻生长发育推迟,部分田块还出现倒伏现象,个别田块甚至出现了稻穗发芽问题。”淮滨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学强介绍,县里针对性推出4项关键应对措施:针对倒伏田块,优先开展清沟排水工作,对轻微倒伏的小面积稻田,及时组织人力扶正稻株,减少损失;对出现稻穗发芽的田块,第一时间引导农户抓紧晴好天气抢收,避免发芽情况进一步加重;开放各村的小学操场、村委会门前场地等空间,为农户提供临时晾晒场地,解决部分农户晾晒空间不足的问题;整合全县资源,132台烘干机全部投入使用,实行“人停机不停”的作业模式,日烘干能力达到3700吨,全力保障湿粮烘干需求。
刘学强还透露,目前淮滨县的春稻和菜茬稻已全部收割完毕,麦茬稻预计将于10月15日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全县力争在10月25日前完成所有秋粮的收割工作。
农情调度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淮滨县秋作物种植面积112.4万亩,已收获66.64万亩,其中水稻收获30.95万亩,玉米收获5.9万亩,花生收获10.3052万亩,秋粮抢收工作正稳步推进。接下来,淮滨县将持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一旦出现新的天气晴好窗口期,将立即扩大机械和人力投入规模,同时协调各烘干点,确保烘干设备24小时运行,全力保障秋粮应收尽收。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