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粮食生产始终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水稻,作为 “中国第一大口粮作物”,其产值与产量深刻影响着国家的粮食安全格局。近年来,我国稻谷产量常年维持在2亿吨以上,2023年,中国稻谷种植面积为43423.65万亩(约合4.34亿亩),产量为20660.3万吨(约合2.07亿吨),规模在四大粮食作物中位列第二。而南方的双季稻产区,又是稻谷生产的关键区域,为保障我国粮食充足供应贡献卓越。


(稻田场景)
每至7-8月,南方双季稻产区便迎来紧张的 “双抢” 农忙季。此时,湖南、安徽、湖北、江西等地的田间,“抢收早稻、抢种晚稻” 的劳作场景热火朝天。在 “双抢” 这一争分夺秒的阶段,农人们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温、高湿、高强度” 的作业环境,使得他们不仅要承受身体的疲惫,还需时刻警惕高温中暑与脱水风险。


(双抢场景)
娃哈哈关注到一线劳动者的艰辛与需求,以实际行动开展了“禾下之约”公益送水行动。此次行动,娃哈哈联合安徽省江淮慈善基金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益阳市慈善总会、长沙市慈善总会、江西省慈善总会五个慈善组织,向湖南、安徽、湖北、江西四大双季稻主场区捐赠831600瓶纯净水,送水覆盖超过340个村镇。这一举措,极大地缓解了农人们在高温劳作时的饮水难题,降低了中暑风险,让他们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 “双抢” 工作中,为保障水稻及时抢收抢种提供了有力支持。
除了物质援助,娃哈哈还积极传播农业价值与耕耘精神。品牌发布公益TVC《一场田野上的极限运动》,将 “双抢” 类比为充满挑战的极限运动,生动展现农人的辛劳;#稻田上的汗水哲学#主题海报,以 “抢收抢种抢时间,每个好时机,都是和风和雨和阳光抢来的” 等富有感染力的文案,引发大众对农耕的关注与思考。在现代化农业发展浪潮下,传统农耕场景逐渐减少,许多年轻人对 “双抢” 等农事活动感到陌生,娃哈哈的这些创新表达,成功吸引年轻群体目光,使他们重新认识农业劳作的价值,助力传承农耕精神,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凝聚更广泛的社会共识。
此外,娃哈哈还借本次“禾下之约”公益送水行动,向外官宣品牌理念升级,以“自然之味,合润共生”作为品牌理念2.0,将可持续作为品牌发展理念,开启品牌ESG营销新篇章。



(#稻田上的汗水哲学#海报)

(《一场田野上的极限运动》截图)
娃哈哈的送水公益行动已持续二十余年,始终默默践行社会责任。此次 “禾下之约” 公益行动,不仅在 “双抢” 时期为农业生产贡献力量,更是对袁隆平院士 “禾下乘凉梦” 的呼应,彰显品牌对农业发展的长期关注与支持。
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进程中,从科技创新提升粮食产量,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每一步都离不开社会各界力量的参与。娃哈哈以自身行动,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添砖加瓦,用一瓶瓶纯净水传递关爱,让 “合润共生” 的理念在农业领域生根发芽,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持续进步贡献属于企业的力量。


(现代化助力双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