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司机之家”,细节传递尊重


□向炜

在107国道旁,一座悬挂红色标识的建筑成为货车司机的“暖心驿站”。羊山新区利用300平方米空间打造的“司机之家”,有效缓解了部分长途货车司机“吃饭靠路边摊、休息挤驾驶室”的困境。这个小小的服务站,不仅是一处歇脚地,更折射出城市治理的温度。 货车司机是城市物流的主力军,却长期处于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他们日夜奔波,有时连一口热水、一个干净的卫生间都难以保障;承担着繁重运输任务,却在劳资纠纷或遭遇事故时面临求助渠道不畅的问题。正如司机王师傅所说:“夏天驾驶室闷热如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窖。”这些细节的缺失,暴露了基础设施短板和对特定群体需求的关注不足。“司机之家”的出现,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急救药品、汽修联系表、工会法律咨询,每一处设计都精准对接了司机的实际困难。这种务实的关怀,远比口号式的“致敬劳动者”更具实际意义。

城市的温度,不在于高楼大厦的光鲜亮丽,而在于能否为每一位劳动者、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便利与尊严。羊山新区的实践启示我们:公共服务不应追求“均质化”,而要针对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量身定制”。信阳的“司机之家”之所以被亲切称为“流动的家”,正是因为它通过洗衣服务、阅读空间、24小时餐厅等细节传递了尊重与关怀,无声宣告:“你们的付出值得被看见。”

当下,还有许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城市中辛勤奔波。他们的需求或许具体而微,但正是这些细微之处,检验着社会的包容度与治理水平。羊山新区计划升级服务的举措表明,关怀正在向纵深拓展。倘若更多城市能从中汲取经验,将“司机之家”模式推广至快递员、护工等群体,便是对“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最生动的诠释。

“这里不是驿站,是您流动的家”——这句标语背后,是一座城市对劳动者的郑重承诺:你的艰辛,我们愿共同分担;你的尊严,我们全力守护。当公共服务真正俯下身来,倾听并回应那些“沉默的声音”,城市的温暖才能真正可感可及。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