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打造放心渠 开挖丰收塘

新县筑牢农业“水保障”


本报讯(黄珊珊 陈建忠)“修好这些塘坝,我们种地再也不用愁水了!”昨日,新县郭家河乡郭家河社区村民郭忠寰望着整齐坚固的石岸,脸上洋溢着朴实的笑容。这抹笑容,正是新县全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整修、惠及万千农户的生动注脚。

今年5月以来,新县紧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灌溉效率低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开门教育办实事”为抓手,通过实地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精准对接群众灌溉需求,一场农田水利设施整修攻坚战在全县迅速铺开。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新县农业农村局迅速行动,将整修工作列入民生实事清单,组织各乡镇(街道)全面核查设施状况、建立整修台账。成立农业、水利、财政业务指导组,分类施策,推动整修落地——小型项目由村集体自主统筹,灵活高效解决灌溉“小麻烦”;中型项目由乡镇(街道)联动支部、职能部门整合资源推进,破解整修瓶颈问题;大型项目经农业、水利、财政联合督导组现场认定后,纳入县级统筹或项目支持,确保资金用到实处。

在施工一线,工作组、乡镇(街道)干部、村民代表齐心协力攻坚。机械轰鸣中,清淤、固堤、防渗等作业紧锣密鼓地展开,“党员干部带头干、群众主动跟着上”的火热场景随处可见,一幅幅“兴水利、保民生”的画卷生动铺展。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2万元以下农田水利设施整修78处、2万元至5万元农田水利设施整修139处。如今,这些焕然一新的塘坝、渠道,成了老区群众口中的放心渠、丰收塘。汩汩清水顺着渠道流入田间,为秋粮生长注入源头活水;坚固的堤坝守护着一方沃土,筑牢老区新县丰产增收的水利保障。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