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法治周刊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群众家门口的“治理中枢”


——光山县综治中心统筹协调的实践样本

□本报记者 韩蕾

前不久,全面升级改造后的光山县综治中心正式启用。该综治中心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以“旧貌换新颜、资源再整合”为抓手,以“方便群众、满足需要、运用法治、注重实效”为核心要求,通过“一站式服务、多部门联动”的治理模式,将更多部门的治理职能拧成一股绳,成为“解民忧、暖民心”的基层治理新阵地。

走进光山县综治中心,一楼是引导受理区、公共服务区以及群众接待办公区“三大核心区”。引导受理区作为暖心服务“第一站”,为群众提供咨询引导、业务登记、诉求受理等“一站式”服务,让群众“进门不迷路,办事有方向”。公共服务区内,综治中心平面图、矛盾纠纷调解流程图等指引清晰明了,便于群众快速熟悉办事流程。

“综治中心就像社会治理的中枢,不仅要快速反应,更要打通堵点。”光山县委政法委副书记柏松告诉记者,在群众接待办公区,不仅有公安、人社等部门常驻办公,住建、自然资源、民政等10个部门轮驻服务,还有“随叫随驻”部门综合窗口统筹协调。此外,检察服务中心、诉讼服务中心、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也设有独立窗口,为群众提供从诉讼到司法确认的全链条法律服务。“更多部门的进驻,让群众只需‘进一扇门’,就可享受调解、仲裁、行政裁决、心理咨询等多元服务。”

“综治中心以‘平台派单’模式,分类流转导入办理程序,‘点对点’派送至综合窗口对应部门。”柏松说,综治中心向办理部门发放“转送交办单”,简易矛盾事项转至事权单位处理;复杂矛盾事项由综治中心确定牵头事权单位、指定协助调处单位进行调处。

光山县综治中心对群众每一件诉求的受理、办理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及时督办,从时限、程序、结果等各个方面,督促每个矛盾纠纷都按照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路线图”和工作流程依法化解。

资源整合为矛盾纠纷调解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而专业力量的加入则让调解更精准、更深入。升级后的光山县综治中心还设立了1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涵盖退役军人事务、物业纠纷、医疗纠纷等12大领域,并配设专门调解室,解决婚姻家庭、征地拆迁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此外,光山县综治中心还以品牌化服务为抓手,汇聚资深调解员力量,成立“金牌调解室”,打造矛盾化解“金招牌”。

“‘金牌’调解与专业调解相结合,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更加精准化、专业化的解决方案,既拓宽了调解的覆盖面,又提升了矛盾纠纷化解的质效。”柏松说,“中心还特设心理咨询室,为群众提供专业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服务,将心理关怀融入矛盾调解后半程,成为社会治理的‘柔性支撑’。”

同时,光山县还建立光山县综治中心码上反映民情直通平台,对不愿意或不便来现场反映诉求的群众,可以直接线上扫码反映。综治中心收到后,通过平台派送至对应窗口办理,并可根据群众意愿,启动线上调解室,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解决诉求。

从整合资源到数字赋能,从行业调解到心理服务,光山县不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把综治中心打造成群众家门口的“治理中枢”、光山县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窗口”。下一步,光山县将持续完善机制、优化服务,让综治中心真正成为群众“想得到、找得到、信得过”的平安港湾。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