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蓼城焕新记


□本报见习记者 江玉坤

立夏时节,随着气温节节攀升的还有固始县蓼城街道居民心中满满的幸福感。

在蓼城街道陈元光社区紫荆花园小区的“群众会客厅”内,一场牵动人心的会议正在热烈进行。原来,由县直单位“双报到”党员、物业企业党员负责人和小区业主党员代表组成的功能型党支部,正在这里召开会议,就小区墙体裂纹问题展开协商。

这是固始县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小区功能型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业主”五级组织体系的生动写照。

固始县是人口大县,居民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人口密度大,治理任务重。蓼城街道位于固始县中心城区,这里老旧小区密集,传统粗放式物业管理下的小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在这种情况下,蓼城街道党工委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蹚出了一条“党建+治理+服务”的治理新路子。通过功能型党支部引领、物业管理委员会协调、红色物业补位、党员群众共建,实现了12个老旧小区从“失管乱象”向“有序焕新”的转变。

“最大的变化是,群众对我们的信任感增强了。之前,有居民向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反映,小区墙体存在安全隐患。街道将工单派到社区,社区立即联系功能型党支部,安排人员加固,3天内解决了问题。居民对这次快速响应、快速处理十分满意,增强了对我们的信任。后续的工作,就是在这种点滴信任建立的前提下慢慢推进的,社区居民的理解和信赖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动力。”蓼城街道新闻宣传办主任韩永平说。

“‘居民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三单闭环服务机制,是我们为了给社区居民提供点对点精准服务的创新性举措,通过功能型党支部牵头,联合物业、楼栋长及热心居民组成工作组,直面群众诉求,快速解除居民的生活困扰。”蓼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焕明解释说。

“现在,我们有问题知道该找谁了,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小区变得越来越好,不仅居住体验变好了,小区居民还能在‘零工驿站’找活儿干,贴补家用,我们打心底感激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紫荆花园小区居民金华琴动情地说。

据了解,“零工驿站”不仅提供就业岗位,还对居民开展就业培训。自2024年5月初建立以来,“零工驿站”多次举办招聘会,不仅满足居民就近就业需求,还为外出务工人员牵线搭桥,提供“点对点”一站式精准服务,搭建企业和就业者之间的供需桥梁,促进零工人员多渠道灵活就业。

“以前家里花销主要靠丈夫在外地务工收入,现在我在家门口也能找到工作挣钱贴补家用了,这多亏了街道的‘零工驿站’,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匹配合适的工作。”社区居民王云华欣慰地说。

“截至目前,‘零工驿站’累计提供就业岗位460余个,新增就业135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2人。”陈元光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伟向记者介绍。

就业稳,则心稳;住房安,则家安。蓼城街道的实践证明,基层治理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构建起多元参与、协同发力的治理体系。只有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作治理的“头等大事”,才能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让基层治理既有“高度”更有“温度”,让群众在安居乐业中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温馨提示

本页面内容不允许直接阅读,请通过《信阳日报》客户端浏览查看。


扫描二维码下载客户端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