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三农新闻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科技引擎推动大发展


市农科院2019年工作亮点纷呈

本报讯(记者 唐 车 崔 阳)在大局下谋划,在大势中推进,在大事上作为,2019年,市农科院不断打造科技引擎,推动高质量科研、高水平服务迈上新台阶,推动信阳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呈现了新亮点。

科研立项有新收获。市农科院将“增量崛起”与“存量提质”结合起来,全年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67项,选派省、市级特派员33人,“高产优质糯稻新品种培育及示范”“优质花生新品种选育及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应用”2个市创新应用专项和“信阳市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专家会评。“河南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信阳,农业农村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重大专项“农业农村部信阳作物有害生物科学观测站”开工建设,这是信阳科研条件平台建设第一个经费体量超过千万的项目。“豫南再生稻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弱筋小麦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2个市级创新专项顺利实施。

科研创新有新成果。市农科院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农科系统成果二等奖4项,推出国审新品种1个、省审新品种3个,承担国家品种试验25组、省品种试验22组,共计品种批次619个,向全市推荐了一批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

科技示范有新成效。市农科院全力服务全市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建设,全面推进河南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计划,聚“体系”之力,强农业“筋骨”,组织实施10个产业(水稻、小麦、茶叶、油菜、花生、蔬菜、绿肥、芝麻、麻类、食用菌)绿色提质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示范,助推淮滨县、潢川县、息县获得了“中国好粮油河南省示范县”荣誉称号。

科技服务有新进步。市农科院把学科建在产业链上,强化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示范县区建设,打造产业技术升级版,让科技服务落地有声。“农科技术”成了全市农业发展的重要助力,信阳稻米、信阳毛尖、信阳绿肥、信阳多彩油菜、信阳弱筋麦、信阳小果花生等产业快速发展。

科技合作有新气象。市农科院与省农科院粮作所“抱团”立项的农业农村部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豫鄂皖低山平原农区综合试验基地(河南省)”开工建设。承办国家小麦、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和省“四优四化”科技支撑行动专项会议15场次。

脱贫攻坚有新成效。市农科院以科技特派员为“纽带”,明确服务对象、创新服务模式,强化组织管理,服务经济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建立麻育秧膜育秧技术示范基地10个,共计3.6万亩,为贫困户无偿提供麻育秧膜8万张,亩增产7.81%,增收408.2万元。帮扶联系的息县张老庄村在全县红旗支部创建活动中,获“乡风文明”“生态宜居”“产业兴旺”3面红旗。把握产业、安居、保障、基础设施四大关键,开工建设了以353万“小农水”为代表的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水电路学房等民生项目,指导农民种植甜糯玉米和牛角密瓜等,最大限度让贫困户受益。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