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县脱贫摘帽记 PDF版阅读

信阳日报客户端

一端在手 信息全有

莲花村打响品牌“廉”字游


莲花村“旗袍秀”活动

本报记者 冯康松

初秋,凉风习习,晴空万里。新县郭家河乡莲花村大别山红廉文化园依旧车水马龙,游客如织。

一个脑梗患者,是如何带领77户贫困家庭268名贫困群众走出贫困,过上幸福的日子?带着疑问,8月19日,记者驱车来到距离新县县城70多里地的莲花村,采访了村支部书记上官绪平。

“近年来,我们以危房改造、安全饮水、健康扶贫为抓手,全面保障群众吃、住、行和就医。在此基础上,我们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通过产业扶贫,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致富奔小康。”上官绪平兴奋地说。

在贫困户陈文秀家的厨房里,她拧开水龙头,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以前我们住的是土坯房,喝水得去河里挑,现在我住进了青砖黑瓦的新房,喝上甘甜可口的自来水,甭提心里多高兴了!”

在莲华村西头的大别山红廉文化园,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新县旅游局副局长朱国浩指着一望无垠的荷塘告诉记者:“自脱贫攻坚以来,县、乡、村三级先后投入3000多万元资金,全力打造红廉文化园景区,将一个普通的滩头打造成一个准A级景区,将一个一穷二白的小山村逐步培育发展成一个产业关联度高、经济带动性强、绿色协调发展的旅游产业园。”

随着生态旅游产业的兴起,在这个人口刚过1000人、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的小山村里,村民先后兴建了集吃、住、教功能的中型旅游综合体2家,餐馆7家,旅游纪念品商店8家;猕猴桃产业园、映霜红晚桃采摘园等高效农业项目也在这里应运而生,原本偏远、落后的“西大荒”在脱贫攻坚的大潮中脱颖而出。

“今年春季,我们在这里举办了39名选手参加的‘旗袍秀’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这里已经被省纪委、大别山干部学院确定为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红廉文化园已经成为新县乡村旅游的强势品牌。”上官绪平兴高采烈地说。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